服务热线
13430557816
传感新品
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:基于纸基传感器的纳米通道实现的检测!】
纸基光学传感器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农药检测技术,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然而,在实际的分析应用中,传统的信号放大策略可能会限制其灵敏度。N、N′-二甲基-4,4′-联吡啶二氯化铵()是一种在不同国家广泛使用的非选择性除草剂,毒性,已导致数人死亡。柱状芳烃是一类相对较新的超分子主体,由于其新颖的对称柱状结构、的主体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−客户属性和高度可调功能。
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冯亮研究员构建了一种超分子结构新系统:一种新型介孔二氧化硅修饰的纸基传感器,用于农药的敏感捕获和分析。由于纳米孔内的传质限制效应,羧化柱[5]芳烃被共价引入纳米通道以快速捕获目标分子。
研究要点
要点1.通过原位生长二氧化硅颗粒,在纸纤维表面构建了大量介孔通道。分析物到介孔二氧化硅中存在的探针所需的扩散路径被缩短,高比表面积为探针的引入提供了大量活性位点,并提高其结合效率,这反过来有助于提高灵敏度。
要点2.在垂直流分析过程中,通过宿主将荧光碳量子点标记的捕获在纸上−CP[5]A的客体识别,进一步实现了纸基传感器对农药的荧光敏感检测。荧光碳点(CD)由于其优异的优点,如高光吸收率、化学稳定性和低毒性,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在单个纳米颗粒中嵌入大量CD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有用策略。
这项工作突出了纳米通道作为敏感纸基传感器开发平台的巨大潜力,可用于开发新的甚至其他农药检测系统。
来源:传感器专家网